洪江的兴盛离不开绕城而过的沅水、潕水这两条河流。从贵州奔腾而下的沅江,到达洪江后,一收先前的汹涌之势,深情地轻吻着临河一字排开的青石板码头,轻歌曼舞在白云深处。不妨到这里渡过一个悠闲蜜月旅行。
渡蜜月
洪江的兴盛离不开绕城而过的沅水、潕水这两条河流。从贵州奔腾而下的沅江,到达洪江后,一收先前的汹涌之势,深情地轻吻着临河一字排开的青石板码头,轻歌曼舞在白云深处。沅江和它的支流连起了渝、鄂、黔、湘等广袤的疆域。洪江古城好似沅水这根扁担的中间支点,一头借众多支流连起陆路交通十分闭塞的西南内陆,一头乘连绵的波涛远接洞庭、长江。
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发达,古商城便渐渐衰落,终于走向萧条。作为古商城的它,死去很久了;但作为记忆的它,依旧活着。
有人说,古城洪江是山城重庆的微缩版。因它依山就势,高低错落在三山两水之间, 山为城之骨架,水为城之血脉。街巷起伏曲伸,横为街,纵为冲,宅第之间为巷,七冲八巷九条街,纵横交错,收放有序,因而城中巷子大都窄小,两人并行都显得有些拥挤,而且参差交错,复杂犹如迷宫,即使是常年生活其中的人一不小心都还会迷失方向。
聂小舫在古城内的高家书院开办起家庭旅馆。这是一栋很大气的窨子屋,推开厚重的大门,里面两层两进,厅堂上,两根原木大柱直冲屋顶,像两只粗壮的大腿,支撑着一栋房子的重量。偌大的一栋豪宅只有年过半百的主人聂小舫夫妇和他80 岁高龄的老母亲周桂英老人三人居住,空余的几间房屋被收拾出来作为客房,接待住宿。住在高家书院有一个好处,就是可以登上屋顶平台俯瞰古商城,放眼看去,满眼是层层叠叠的黛瓦向远处伸展,然后鱼鳞般地盖住间间房舍。
让人惊叹的是这里有一口六角形的太平缸。洪江古商城有很多口太平缸,都是巨大的青石拼成四方形,其中养几条小鱼,主要是用来防火,保一方平安,兼有观赏的乐趣。而高家书屋的六边形太平缸,据说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。每当有客人进屋参观,通常周桂英老人都会十分热情地向客人介绍这口缸。她的解说词通常如下:先说她是常德人,抗日战争时期跟随父母来到洪江,18 岁嫁到聂家,做了少奶奶。然后谈起作古多年的老头子聂璧昭,据她回忆说,老头子自小丧父,12 岁那年在亲戚的带领下从江西来到洪江一个油号打工,慢慢成为油号股东之一,后来转行当了米店老板。上世纪50 年代初,花600 担洪油买下了高家书院,而这口太平缸则另外花了100 个大洋。
如今高速公路、铁路穿越于湘西崇山峻岭,沅水水运衰弱。在清澈的沅水河畔,常见一两艘渔舟泊在岸边,几只鸬鹚静静地站在旁边,有时见渔夫在船上整理渔网。这是洪江常见的风景,流经洪江的沅水水源充足,既有深潭又有浅滩,清澈的沅水成了渔夫钓友的天然渔场。
当年的萝卜湾一带江面停满了